南京旅游在线
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供应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旅游在线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深入开发新农村文化、红色旅游 川东旅游蓄势待发
发布日期:2012-02-22

 “追赶”、“跨越”、“机遇”是记者在近日随四川省旅游局调研组前往川东地区开展调研时听到最多的词汇。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以及近年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诸多原因,川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略显滞后。

  不过,记者在此次随四川省旅游局调研组调研时发现,四川东部的达州、广安、南充等市(州)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信心十足;而四川省旅游局在元宵节过后的天就选择前往川东调研,也预示着该省将大力加强对川东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和推进。

  有了川东诸市的内生动力和四川省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川东旅游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达州:把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办成旅游品牌

  去年11月,首届中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川东达州市隆重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30余个反映新农村建设成就与风貌的文艺节目吸引到全国各地观众10余万人次,持续3天的活动也让原本知名度并不甚高的达州市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大获成功,让达州看到了发展旅游业的新希望。诚如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所说:“达州的生态资源比不上九寨峨眉,红色资源比不了小平故里和朱德故居,文化资源也不及省内其他一些市(州)。那么,如何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呢?我们认为,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就是的突破口。”

  除了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达州旅游还面临着两项重大机遇。一是被称作“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渠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投资高达数百亿元,目前相关规划已经制定出台,旅游元素被深深地植入沿途的民房改造、景观打造中;二是交通枢纽建设的快速推进。明年内,将有5条连接达州和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陆续通车,达州市“川渝鄂陕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基本建立,届时,达州旅游必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焦伟侠说,对达州旅游而言,目前最急需的是有魄力、有经验的知名旅游开发商对达州旅游进行整体开发和包装。

  广安:把红色文化做深做透

  作为邓小平的家乡,广安市在国际国内可谓是声名远播;以小平故里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也历来是广安旅游的亮点。广安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为契机,把广安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世界最集中的邓小平主题旅游区。

  小平故里景区自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至今已累积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水平,广安市2009年启动了小平故里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相关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创建5A作为向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的献礼工程,已经全面加强创建力度,并要求在2013年内创建成功。

  南充:全力开发嘉陵江流域旅游

  南充是川东旅游资源大市,集丰富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风水文化、丝绸文化于一身,也是2011年川东地区旅游总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嘉陵江流域旅游产品的打造成为该市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嘉陵江全长1119公里,在南充境内流经阆中、蓬安、嘉陵等7个县(市)区,全长298公里,流域面积占南充总面积的78%左右。南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嘉陵江流域(南充段)建成融嘉陵江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内河旅游精品。

  围绕嘉陵江流域旅游开发,南充市将高质量建设“阆中古城·嘉陵江山”、“朱德故里·琳琅山”、“诗画田园·嘉陵桑梓”、“天蚕部落·千年绸都坊”、“地貌奇观·嘉陵曲流”、“三国文化源·西山风景区”等六大旅游区。

  四川旅游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嘉陵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水上黄金线”,加大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旅游综合开发力度,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促进南充旅游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除了各重点项目在紧张建设中之外,南充市还在策划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整合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灯戏节、放牛节、阆中西部民歌会等节庆活动,以全面提升嘉陵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南京旅游在线   地址:南京定淮门大街15号正泰大厦1单元903   
联系人:白菊   电话:025-66921797   手机:18951878366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